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001太空漫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2001太空漫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01太空漫游解析?
《2001太空漫游》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根据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小说改编的美国科幻电影。
《2001太空漫游》讲述了三个故事:2000年,科学家弗洛伊德博士前往人类的月球基地奉命调查不明物体黑石,在他们实地考察时,黑石突然发出了干扰的高频声波,调查计划失败。
18个月后,“发现一号”太空船再度向木星进发寻找黑石根源,飞行途中,具有人工智能、掌控整个飞船的电脑哈尔突然出现了错误预报,并精神错乱杀死了四名飞行员,和船长大卫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人机大战。最终,哈尔被彻底关闭失效。
作为飞船上唯一的幸存者,大卫奉命继续飞往木星,在太空中他与黑石擦肩而过,瞬间进入了一个奇幻的时空隧道,当他醒来后黑石再次出现。
2001太空漫游什么时候上映的?
1968年
《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根据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小说改编的美国科幻电影,于1968年上映
2001太空漫游导演是谁?
斯坦利·库布里克,1928年7月2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电影导演、编剧、制作人,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1950年因执导短片《拳赛之日》而开始导演生涯。1953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恐惧和欲望》。1960年执导《斯巴达克斯》获得第18届美国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奖。1965年凭借《奇爱博士》获得第37届奥斯卡金像奖导演奖提名。1971年凭借《发条橙》获得纽约影评协会年度最佳影片奖。1976年凭借《巴里·林登》获得第29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导演奖。1997年获得第5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主要影视作品有《闪灵》《2001太空漫游》《大开眼戒》等。
2001太空漫游是长篇小说吗?
不能算是长篇小说。
《2001:太空漫游》是英国科幻小说家亚瑟·查理斯·克拉克为斯坦利·库布里克1968年的电影剧本所做的小说。
这个故事是根据克拉克不同的短篇故事所拼凑的,其中短片作品“前哨”(The Sentinel)里的某个概念,可看做本书基础架构。库布利克和克拉克最初一起合作,小说和电影同步进行,到后期库布利克还投入编剧本的工作。
如何评价电影《2001:太空漫游》?
毫无疑问,影史最伟大的科幻电影,没有之一。
如今回头再看这部诞生于五十年前的科幻电影,依然会为当时创作者的艺术思维和科幻思想而震撼。
要知道,库布里克导演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还是上世纪1965年。
当时人类尚未登月成功,还没有亲眼见识过外太空当中的浩渺壮观景象,而是完全依靠特效团队的后期制作和手绘出来的场景,完成了这样一部在当时几乎不可能的科幻史诗探索。
电影故事由著名科幻小说家克拉克和导演库布里克共同创作,克拉克之后还以此创作了小说系列《太空漫游四部曲》。
整部电影时长88分钟,全片无对白。
主要的情节都以高度凝练和视觉化的视听语言风格来完成了对人类生命起源的思考。
电影的英文片名直译为“太空奥德赛”,所探讨的也是经典的哲学三问:
我是谁?从哪儿来?将去往何处?
从电影开场第一个画面原始人猿手中抛向天空的骨头到现代高级文明的宇宙飞船的转变,标志了影片对于生命起源的思考。
而电影中预言的科幻构想,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不少早已成为现实,比如,电脑的普及、声控输入、人工智能等构想。
此外,这部电影被成为硬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式作品,也是因为它对于人类在太空中状的态描绘格外真实。
如电影中关于地球的全貌第一次诞生在大银幕上,寂静无声的太空,宇航员在飞船中的失重状态、太空工作站内的人工重力和失重场景等等,这种既符合科学规律但又非常依赖想象的创作,在今天是难以想象的。
豆瓣评分:8.8
《2001太空漫游》诞生于1968年,在它之前,人类第一次进入了太空,在它之后,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那是属于太空的时代,人类把目光望向光年以外,积极探索地外文明,每时每刻都在产生伟大的想法和科技。
但我们都知道,那个时代的来临,不是因为人类突然都关心起了头顶的星空,而是因为——冷战。
电影里有这样一幕:在黑石的启发下,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然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爆掉了和自己争水源的同类的头。很多评论因此认为人类的自私和残暴是与生俱来的,是DNA里带着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
有谁想过,人类的自私和残暴也许并非来自于基因,而是因为人类生命本身和周遭环境的促狭?
水就是这么点水,你喝了我就没得喝。而大家的生命形态就是这么个揍性,离了水活不了。生存,又是生命的根本需求。三者碰到一起,只有干架了。换句话说,也许不是人类天生自私、残暴,而是因为自身生命形态和周遭环境的限制,不得不自私、残暴、争夺。
如果不是为了争点儿什么,谁愿意发动战争?谁不想成天在家躺着看《老友记》?还不是因为没办法么?我总得活着吧?但是外部环境能提供的东西就是这些,不抢?就你能,你别抢。
人类丑陋。为什么?因为人类时时刻刻受到限制。自身生命形态的限制,能力的限制,意识的限制,知识的限制,生存环境的限制......因为有限制,所以小,所以丑陋——一切丑陋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小,只有大才能产生美好。
骨头也好,飞船也罢,都只是人类的工具,人类通过工具不断向外延伸自己的身体、能力、知识、意识和生存环境,努力追求无限大的时间、无限大的空间和无限大的生命,只有大,才能消灭丑陋,保存美好。
电影最后,新的人类生命诞生了,或者说,人类获得了新的生命形态。通过小说和电影续集我们知道,这种新的生命形态无形无色,单纯地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着,如此,人类终于彻底摆脱了目前这种低级的生命形态的束缚,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需要再去为了生存而争抢,不再促狭。
由此联想到美苏冷战的背景,让人禁不住对库布里克的创作意图做出这样的猜测:大伙儿甭再窝里斗了,闹到啥时候是个头啊?听兄弟一句,多往外头瞅一眼,答案兴许就在那儿呢。吃过见过,那就是不一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001太空漫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001太空漫游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